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昌明 南征北战 第261章 英雄悲切

作者:雪梦江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11 12:13:5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京师惊梦 回到盛唐做武夫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重生之摄政王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大离寒士 超品国婿 让你当县令,你拥兵百万? 

    杨廷麟年近五十,举止中颇有文人的孤傲之色,一大蓬胡须一直垂到胸前。

    卢象升一见到他,就期盼地道:“伯祥,如何了,清苑知县可愿意借粮?”

    杨廷麟的脸上满是愤恨,摇头道:“清苑知县左怀璧以城内无粮为由,拒绝供给粮草。愚兄持你的手谕严词斥责,他却是丝毫不理,愚兄好说歹说,已然尽力。”

    卢象升呆呆地站了良久,心知保定巡抚张其平与清苑知县左怀璧肯定得到了大学士杨嗣昌的某些暗示,为了头上的帽子,这明显是要断绝自己大军的粮饷啊。

    自从奉旨勤王后,他毫不畏惧与清兵作战,但来自朝臣内部的掣肘,却让他心力交瘁。

    杨廷麟愤恨良久,抚须沉吟:“明公,为今之计,只得移兵畿南三府,明公久在大名,当地百姓颇有忠义之心,加之境内并未十分残破,筹措粮草当也便利。待我军养精蓄锐后,再与东奴决一死战。”

    卢象升摇了摇头,他终于下定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对杨廷麟道:“伯祥,你且与我前往真定,与当地抚按乞粮,如若还筹借不到粮食,我便和兄弟们以死报国!”

    杨廷麟急道:“大人,万万不可,我师正当饥疲,对上势锐之敌,难免凶多吉少,还是移驻畿南为好。”

    卢象升知道现在无论去哪里,都不可能筹到粮草,就算畿南的百姓愿意,可他怎么可能再从他们手中要粮呢,今年大部分区域遭了旱灾,加上秋后的蝗灾,百姓更是苦不可言!

    苍天呀,你这是要绝我大明吗?!

    杨廷麟见卢象升的神情惆怅,他又待苦劝,正在这时,二人忽见营帐北面烟尘滚滚,有几骑狂奔过来,二人相顾疑惑,这是哪里来的骑兵?

    营盘内的哨骑立即迎了上去,很快,卢象升的亲将陈安查验了腰牌身份,立即带着一位传旨的公公走了过来。

    传旨的小公公从袖口里掏出一份黄色卷轴,用尖锐细细的嗓音喊道:“卢将军,接旨吧。”

    卢象升立即走上前去,跪拜在地。

    听着公公念完圣旨,卢象升明白过来,前不久山西北部传有敌情,杨嗣昌借机进言,大同总兵王朴顺杆往上爬借故领着一半的人马支援大同去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手中仅仅剩下了虎大威和杨国柱两位总兵,兵马剩下的已不足一万。

    接过圣旨,卢象升彻底绝望了。

    “明公,这可如何是好啊?”杨廷麟急得已经快要哭了。

    “走吧,跟我去真定借粮!”

    很快,卢象升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边走边打,曲曲折折,一直从保定打到真定,千里奔袭,人困马翻,但他依然没能筹借到粮食。

    ……

    崇祯十一年(1638)十一月中旬,河间府的四座县城任丘、高阳、蠡县、庆皆被清军一一攻破,高阳城中,孙承宗率家人死战,后被一百位蒙面骑兵救走,下落不明。

    此事引起极大轰动,毕竟孙阁老可是大明王朝的栋梁支柱!

    三天之后,卢象升意外地收到了皇上给他的第二封圣旨,限他三个月之内,寻找清军主力决战,将他们歼灭或者赶出关外。

    接过圣旨,卢象升的眼睛望向京城的方向,喃喃自语道:“皇上,臣先走一步!”

    ……

    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九日,大军从真定边打边走,卢象升整饬剩余的兵马,逐渐退到了巨鹿县的贾庄一带。

    这一带都是平原,河渠众多,土地肥沃,本是京畿附近村镇密布之所,只是在崇祯九年,这一带的村落便被清军抢掠过一次。

    两年过后,清兵再次来临,百姓新建的家园,再一次被清兵焚毁。

    如今,周边的村落很多仍在燃烧着熊熊的大火,便是残留冒烟的残垣断壁,幸存的老百姓们,只能扶老携幼的逃入京城或者逃往江南,一边回望残破的家园一边放声大哭。

    领军到这时,一群惊恐的老百姓正从这边逃离,看到这几千大军到来,更是害怕,赶紧逃得远远的。

    清兵持续对东郊骚扰,很多京营官兵溃散逃离后,他们三五成群,遇到清兵哨探望风而逃,但是遇到逃难的百姓则如狼似虎,抢掠财物,奸辱妇女,其手段比清兵好不到哪里去。

    卢象升初到巨鹿地界,就曾经遇到十几个溃兵抢掠老百姓,全部被他制止了。

    贾庄这个地方,左边是一条颇大的河渠,连通着京城的护城河。

    河渠的右边不远处是一个小小的丘陵,树木早被砍伐光了,能搬走的石头也都搬走了,上面光秃秃的。

    离河渠几十丈,紧挨着左侧,是一条蜿蜒的官道。

    官道宽约莫一丈多,恐怕只能勉强通过一辆马车,上面布满了年深日久的车辙印痕。

    在河渠上方撘着一座石桥,和官道差不多宽,下方的河水早己干枯。

    河的两岸密密麻麻的都是麦田,现在已经快要进入寒冬,又没有下雪,麦田的禾苗被冻得东倒西歪。

    在石桥的另一端,立着一块快要倾倒的石碑,碑文早模糊不清,只能隐约可见最上方的“蒿水桥”三个大字。

    在这周边几里范围内,便是这条官道好走,余者不是田地,就是河渠,或许步兵与骑兵可以从空荡荡的田地通行,但要拖拉什么车辆辎重,非走官道不可。

    从这里沿着官道往京师方向行一里,沿着官道右侧,有一个小小的村堡,那里便是贾庄了。127

    就在行军进入前头的蒿水桥时,突然哨兵发现前方有异。

    卢象升极目远望,只见旷野那端,一大团的烟尘正往这边滚滚而来。

    这一大团烟尘,只有清军的大股骑兵的快速奔驰,才会腾起如此多的烟雾。

    他勒住座下战马,看着身后一个个饥肠辘辘即将晕倒的士兵,微微叹了口气。

    先前他曾多次派出杨廷麟前往真定,带去他的亲笔信,要求高起潜前来支援。

    但高起潜就是铁了心,不但不支援,反而往反方向的临清移动。

    而杨嗣昌此时距离他不足五十里,却执意不肯出兵,卢象升知道自己的大军无法再得到任何的支援。

    经过探查,清骑有一万多人。

    卢象升立即命令两位总兵虎大威和杨国柱一人负责一侧,他指挥中军,但不等与八旗军交手,两个总兵就带着手下的士兵突围而去,一路溃败而逃。

    卢象升得知消息后,跺着脚感慨道:“承蒙皇上大恩,才披麻戴孝,带兵出战,倘若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宁愿捐躯断头,以身殉国!“

    面对着一万多清兵,卢象升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他走出军帐,面向北方,拜谒京师。

    完毕后,他对着身后的五千士兵庄严宣誓道:“吾与尔辈同受国恩,愿今日同生共死!”

    说完之后,他已泪流满面,哽咽着对着远方送行的父老乡亲们说道:“自我与流寇建奴交战数百次,皆为国而战,今食尽力竭,死在且夕,不会再劳烦乡亲父老了!”

    言罢,群众号泣雷动,各自纷纷拿出升斗粮食,慰劳军队。

    吃过最后一顿饭,卢象升麾兵激战,呼声动天。

    但……夕阳即将落下,谁能拯救于他!?

    不,已经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支援,不是救不了,而是见死不救。

    想我堂堂大明王朝,竟然会毁于一群小人之手!

    可悲~!

    可叹~!

    可笑~!

    横刀立马,眼望夕阳,早已报了死志的卢象升,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罕见的微笑,或许……战死,也一种不错的选择吧!

    “兄弟们,男儿报国正在此时,跟我杀~!”

    就在他慷慨赴死的最后一刻,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

    “杀~!”统一嘹亮的喊杀声震人心魄。

    卢象升立即愣住了,难免有些疑惑,这个时候,还能有谁前来支援他呢?

    高起潜?杨嗣昌?

    不可能。

    其他将领?

    也不太可能。

    现在朝中大多数都是主和的怕死派,这一定是幻觉,嗯,一定是自己最近太过疲劳了。

    “轰隆隆……”

    “砰砰砰……”

    伴随着一排炮击声,远处又传来了一阵密集的火铳声。

    后面正在冲锋的一小队建奴骑兵应声摔下马去。

    莫名其妙地受到突然袭击,敌方的包围圈顿时大乱。

    不对,不是幻觉,真的是有人来救他了。

    但到底是谁呢?

    卢象升百思不得其解。

    他骑在马上,眺远遥望,只看到了领头的是一杆高高飘扬的红色大旗,上面的一个金色的杨字格外鲜明。

    在这位骑手的身后,则是一团浓雾滚滚的烟尘!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