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昌明 南征北战 第268章 发明是一种病,根本停不下来

作者:雪梦江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14 18:01:0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重生之摄政王 超品国婿 京师惊梦 让你当县令,你拥兵百万? 回到盛唐做武夫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大离寒士 

    此时,在大军的前面是大一片空旷田野,左边几里外有一条己经快要干枯的泽水河。

    河边一个村落,早已被烧毁,只留一些残砖断瓦。

    杨乐知道应该让部队停下来了,而这时前方几里外的一个哨兵急摇小黄旗。

    马虎看到了前方的旗语信号,知道至少几千鞑子前锋部队,正往这边滚滚而来。

    杨乐极目远望,似乎在旷野尽头,隐隐有一大股烟尘往这边而来。

    还是要野战了,杨乐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野战就野战,虽然自己仅有一千骑兵,他也不怕。

    环顾身旁的将士,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脸上呈现出兴奋之色。

    以战功升职,以杀人领赏,的确可以最大化刺激战士们的作战情绪。

    杨乐下令就地戒备迎战,急迫的中军鼓声响起。

    杨乐和卢象升两支队伍组成的大军依军令立时首尾相联,结成了一个野战营地。

    杨乐登上了自己的指挥战车——元帅车。

    元帅车需要四匹马拖拉,下方有八个轮子,上面呈立方体,约三米高,四周是镶了铁皮的木板,没有全部封死,中间留下了可供观察和透气的缝隙。

    车顶是一个平顶蓬,模样看起来像是一个车拉的集装箱。

    本来杨乐画的是一辆装甲车,结果造着造着就成现在这个模样了。

    这种设计足以保护里面的杨乐不受任何敌军弓箭枪驽的威胁,而且又可以居高临下环顾四边的阵型,很好地指挥士兵作战。

    在元帅车的不远处,一辆旗手战车也是紧急架立,一个身披重甲的旗手跳入了一个方形的吊篮内。

    身旁十几个粗大的军士,喊着一二三,以跷跷板原理,将一根十几米长的粗大木杆的另外一端翘到空中,木杆的最前端用绳子挂着一个吊篮,旗手站在吊篮里发号施令。

    这种战车就像是一个伸展手臂的吊车一样,模样看起来十分怪异。

    这些奇思妙想的设计,都是通过杨乐提出的金点子,由许多工匠群策群力一起研究出来的。

    此次随军的辎重车辆有双轮战车一百三十辆,主要负责火炮搬运,马车六十辆,负责粮草等物资。

    骡子、战马快速收拢入中军,一百九十辆战车四散分开,每面布置上去四十辆,以横一字摆开,每车相联,将阵中的军士包围成正方形。

    在每辆战车外面的辕条上,快速插上了防护的挨牌。

    这种挨牌是硬木所制,向外的一面,还画着猛兽的图样。

    杨乐和卢象升的九千兵马,躲藏在车阵里面,可以从容不迫地向外射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火器的威力,减少军士们的伤亡。

    中间位置,中军再布了一个小小的方营,将杨乐的元戎车、中军旗手、鼓手、护卫等人全部包含在内。

    马虎领着自己的骑兵们,全体下上马,静静地立在杨乐中军的正前方。

    重步营,高迎祥也是领着自己的重甲军士,挡在最前端。

    大阵后面依旧是弓手营和火炮营。

    孙元化苦心训练了一年,自己研究的火炮终于派上用场,脸上同样兴奋不己。

    得了他的命令,炮手们立即在地上架立火炮,准备炮弹和火药。

    他的炮队,除了五门红夷大炮,八门中型神机火炮,十门小型佛郎机铜炮,还有十五门虎蹲炮架设在车阵的后方,余者像碗口炮、盏口炮、旋风铜炮等,都架设在车阵的前方。

    为了更好地保护炮兵,大至是每几辆战车夹着一门火炮,火炮前面几十步范围,还撒着一些铁蒺藜。

    如此四边展开,这个野地的车阵,很轻松地将杨乐和卢象升的几千军马包裹在内。

    杨乐设置的一个营的兵力差不多八百人,其中包含的运输物资的士兵同样可以战斗,都作为火铳兵或者刀盾兵使用。

    除去炮队的一百八十名炮手,还有各旗手、鼓手、监斩官、医士、火药匠等人暂时不作战外,余者像厨子、伙夫大多可以作战。

    薛云的火铳营以及蒋大鱼率领的弓箭手,各管方阵的两边,余下的是由特种部队临时组成的侦查兵。

    还有马虎的骑兵队,人人都有短火铳,火力不足的时候,也可以作为火铳兵使用。

    杨乐环顾四周,将士们己经快速准备就位,各人握紧手中的武器,紧张地等待着将要面临的战斗。

    在战车围绕的中军内侧,医官吴又可领着医士们,己经架设铁锅,为将士们烧制热水,一旦将士战斗中负伤,立刻可以就医。

    吴又可拿着一根白色长长的布带,心中感慨万千,国公爷果真是个神奇的人,国公爷说,这个东西叫绷带,用它来包扎伤口效果是极好的。

    ……

    此时,卢象升的部队经过两天休整,吃了一些干粮,个个恢复了精神。

    在蒿水桥,杨乐的援军来的及时,损伤不大,现在还有四千多的士兵。

    这一次他负责大阵的左翼。

    杨乐与卢象升一起登上了元帅车,极目远望,似乎南边隐隐有一大股烟尘往这边而来。玩吧

    大地震动,那股烟尘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一大片蓝色的旗帜飞舞而来。

    旗帜下面,尽是身披蓝色盔甲的骑士,隐约可见各人盔顶上火红的盔缨飘扬。

    旗帜中,还有一杆格外大的蓝旗随风飘舞,如鹤立鸡群般的醒目。

    卢象升哼了一声:“奴贼正蓝旗阿巴泰的军士!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区区一千士卒,也敢前来挑衅?”

    元帅车下方的卢部各将都是随之发出一阵冷笑,对营外的一千余鞑子不屑一顾。

    有卢督臣在此,有杨国公在此,区区一千正蓝旗的先锋部队,有什么可怕的?

    其实也不能怪那些清兵太猖狂,大明军队的数量多是多,不过敢出城野战的很少,真正敢与清兵肉搏血战的就更少了。

    那么,经常就会出现,有数万明军站在城墙上,看着数千个清兵抢掠搬运财帛而不敢出城的情况。

    这股清兵的确是巴尔泰派来试探的,如果杨乐和其他明军一样,不敢从贾庄出来野战的话,他们便要回到鸡泽城下,继续将鸡泽县城攻下来,尽取其中财帛子女。

    这股正蓝旗军队中更猖狂的是那些呼啸而来的先头部队,这一百来个人,个个身材粗壮,马术娴熟,他们狂声大笑,绕着营地的几十步开外纵马奔驰,时不时还朝营地射来几支箭矢。

    这么近的距离,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骄横的脸庞,他们盔上飘扬的红缨,棉甲上明晃晃的铜铁片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大冷的天气,他们与胯下的马匹都是时不时吐出浓浓的白气。

    卢象升朝远处眺望,那些骑兵先锋队己经在营外不到一百丈处停了下来,并且摆出了一个有种你们就出来的挑衅姿势。

    卢象升怒目冲那股清军凝视良久,沉声对各将喊道:“众将立即挑选麾下一百骑士!”

    他猛地戳指营外不断挑衅的清军先锋队,厉声喝道:“尔等尽随本督出战,一鼓灭此建奴!”

    这时,杨乐却是伸手拦住了他。

    “卢将军莫急,区区百名先头部队,何须出营?你好好看我的。”杨乐对着远处的薛云喊道:“薛将军,借你的火铳一用。”

    薛云骑马到来,将手中的一杆长枪递给杨乐。“国公,小心点,子弹已经装好了。”

    杨乐点点头,双手接了过来。

    卢象升十分好奇地也凑了过来,仔细观看这支很长的火铳,,当他看到枪身之上的那个千里镜时,忽然想起了一些传闻,急忙问道:“这难道就是……国公爷发明的……狙击步枪?”

    杨乐点点头,“没错,就是狙击步枪,不过,它的射程现在还不算太远。”

    这种狙击步枪其实就是来福枪的升级版本。

    杨乐当初在神机的时候,将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发射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

    当初杨乐设计的子弹是长形子弹,但这来福枪毕竟是前装枪,很难从枪口塞进枪管里去。

    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潜心研究,在原来长形弹丸的基础上,将前端打磨,形成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口径的锥形子弹。

    这样的子弹就跟后世子弹差不多模样,只不过里面没有火药,是个实心弹而已。

    卢象升忍不住上前将这把枪拿在了手中,入手很沉,估约10斤重,长约七尺(一尺33厘米),枪身比人还要高一头,枪管有是4条螺形纹的膛线。

    “射程有多少?”卢象升双手拖着中间和枪托,依靠前面的瞭望口把枪架了起来。

    “最远射程三百丈(一丈3.3米)。实际有效射程也就在二百丈左右。这个距离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

    卢象升吃了一惊,这种枪的精度怎么会如此之高?

    “因为它有千里镜。”

    射击精度高,是因为枪上配备了八倍的千里镜。

    不过卢象升猜错了,这个千里镜不是杨乐发明的,而是杨乐找来的一个牛人发明的。

    这个叫孙云球。

    不得不说,明朝真的拥有太多的科技牛人。为何大明科技、军事、航海会领先世界几百年,就是因为这些牛人的发明创造。

    而这位孙云球也是牛人的其中之一。

    明代崇祯初年(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

    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使用“单照”镜非常不方便。于是他就精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镜上的镜片。

    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

    这种牵陀车,就是所谓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脚踏转动,采用矿石砂、白泥、砖灰等作研磨剂或抛光材料,把镜片磨成凸凹透镜,以适应眼屈光的需要,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了镜片。

    后来,孙云球还把磨制成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在大明最早制成了望远镜,当时,望远镜被称为“千里镜”。

    孙云球还创制了“存目镜(放大镜)”,可以拿在手里看清极细小的东西。

    他研制出的“万花镜”(也称“百花镜”)能化一物为数十、数百;

    “幻容镜”(类似现在的“哈哈镜”)则能产生令人面目巨变、啼笑皆非的影像。

    另外,孙云球还研制出“放光镜”,这是探照灯一类的装置,以凹面镜放大光源后作为反光镜,使光线向一个方向反射,比1779年俄罗斯人库里宾将反光镜放在光源后面制成的“探照灯”早了100多年。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