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明皇弟 正文卷 第六十二章下江南齐王监国

作者:老山活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8 00:04:21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综英美]攻略向?但是哥谭 娇养病美人夫郎 从铺兵开始横扫天下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 爱哭体质给炮灰有什么用 见月 穿成炮灰皇子后 无所谓,我会发疯(快穿) 

    赵巡检只是在鼻子里“嗯”了一声,并不和张三爷搭讪,阴沉着脸用目光搜索半日,踱到马三炮跟前,指着罗亮道:“把他拿下!这家伙也是个贩盐的。”

    几个衙役答应一声,扑向正在发呆的罗亮,架着胳膊,兜屁股又踢了一脚。那罗亮哥身体倒很结实,居然丝毫不动。

    “哟呵!“一个衙役走过来,又踢了一脚骂道,”还是个练家子,到了咱们这里,你特么的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老实点!“

    说罢将那口袋一踢,沉甸甸的,便提了起来,点头哈腰的冲赵巡检谀笑道:“还是赵爷眼里有水!倒真他娘的是个贩私盐的!”说罢将罗亮往后一搡,“走!你愣什么?跟我们走一趟。”

    一个衙役过来,把布袋向罗亮脖子上一架,笑道:“大热天儿,还想叫爷们替你背私盐?我瞧着你像是练过把式的,还是你自个辛苦辛苦吧!”说罢推着罗亮便走,周围的人早看呆了。

    “慢!”马三炮突然一摆手,将扇子掖进腰里站起身来,指着布袋说道:“《盐法》规定,大明任何人都可以买盐贩盐,你们凭什么抓人?难道这里不是大明治下?”

    “哟嗬!”衙役们不禁相视一笑,刚刚踢人的那名衙役骂骂咧咧道,“嗑瓜子还嗑出个臭虫来,你算是哪根葱啊?看不出来,还挺仗义的啊!既然喜欢管闲事,那你也随着走一遭!”

    其他那些衙役夹七夹八,这个说:“嘿!这小子恐怕是皮痒痒了,待会替他松松骨。”那个说:“松什么骨哇?!直接就上老虎凳,看这小子有多硬气。”说着一阵哄笑,押着罗亮和马三炮顶着烈日进了城。

    进了宝应城,往左一拐,巡检衙门就在西关大街城隍庙隔壁。衙门口墙上的堂鼓已有好长时间没人敲了,落了老厚的一层灰。

    马三炮好奇的左看右看,跟着衙役们进了二门,见衙门院里大槐树下已经有了几个人,和罗亮一样都是身边放着一个口袋,看样子和罗亮是一道儿的,几人点头会意。

    其中一人便问:“亮哥,这是谁?怎么也来了?”

    罗亮看了看马三炮,有些埋怨道:“马大哥,干你什么事?你何苦趟这段浑水,待会兄弟帮不了你,这巡检司的衙役黑着呢,少不了你的苦头吃。“

    “没事,俺这人皮薄肉厚,他们奈何不了俺。呵呵,不关你事,俺是周瑜打黄盖,愿打越挨!”马三炮无所谓的一笑,打量着空荡荡的大堂,漫不经心地答道,“我这人有个臭毛病,就喜爱凑份子,图个热闹!”

    正说话间,侧门一响,刚才那个穿着实地纱月白长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现在换了一身九品的巡检官服,一步一步地踱出来向堂上走去。跟班衙役忙高叫一声:“赵老爷升堂了!”

    堂鼓咚咚咚响了三声,八个衙役手执水火棍“噢——”地答应一声走了进去,雁字形排开。一切又归寂然,只听树上知了没完没了地叫得烦人。

    那赵巡检一屁股坐在上手,威严地一仰身子,摇着芭蕉扇又哼了一声:“哼!朝廷放开了食盐的买卖,那是皇上的恩德。可你们这些个盐贩子忘记我宝应城的规矩,过卡不主动来巡检司缴纳厘金,还想蒙混过关。你们自己说说吧,是愿打还是愿罚?”

    堂下众人低着头,不敢答话。

    “噗嗤”一声,众人看去,只见马三炮笑出声来,一名衙役喝道:“你老实点!”

    赵巡检眼中冷芒一闪,用手指指马三炮狞笑道:“哼,还真有不怕死的。怎么?看样子,这位兄弟很不服气,还有话说喽?”

    “呵呵,真是长见识了。”马三炮耸耸肩,调侃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你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现在倒像个山大王,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谁给的权利在这里设卡收厘金,真以为这是你们赵家的地盘,圣旨是摆设,谁给你的胆量肆意妄为,你难道不想活了吗?”

    听到对方硬邦邦的话,赵巡检目光一凛,他仔细的打量了一下马三炮,见他身上透出一股勃勃英气,顿感不妙,他脸色大变,腾的站起身来,指着马三炮喝问:“你……你是什么人?”

    “你看呢?”马三炮玩世不恭的看着他,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你是廉政公署的人!”赵巡检脸色煞白,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马三炮跨上一步,泠笑道:“赵巡检,你猜对了,可惜没有奖励。你作恶多端,仗着自己家族在这边的宗族势力,五代人盘踞着巡检司这个位置,在宝应城里称王称霸,哼!这土皇帝还当上瘾了。”

    “那又怎样?”赵巡检此刻却要镇定下来,他脸上突然露出狰狞,恶狠狠的说,“这位大人,本来我们无冤无仇。你们何必苦苦相逼?哼哼,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己闯进来。一个人就敢独闯我巡检司,进了宝应城,你以为你还能活着回去吗?”

    “赵大人是打算撕破脸呢?”马三炮依然镇静,他斜睨着赵巡检,不屑的说:“这么说赵巡检杀人灭口,这种事已经干过不少次了吧,还真是心狠手辣。咦,我就觉得奇怪,你们这些个衙役,也打算跟赵大人一条路走到黑吗?难道不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吗?”

    “哈哈哈哈……”在场的衙役哈哈大笑,刚才那个衙役指着马三炮嘲讽道:“这狗官,真是个蠢货!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殊不知皇权不下乡,皇上日理万机,他缓的过来吗?明明知道赵家是宝应最大的宗族,俺们这些衙役哪个不沾亲带故的,在这宝应,是咱们赵家说了算。行了!弟兄们,做了他,这几个都不能……”

    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这衙役胸前突然绽开一个大洞,哼都没哼声就倒了下去。马三炮啪啪又是两枪又干掉两名衙役,一个纵身就冲到赵巡检面前,用枪顶住了他的脑袋,喝道:“别动!动一动就打死你。”

    突然的变故,让整个巡检司一阵混乱,有两名衙役趁乱跑了出去,看样子是跑出去叫人。赵巡检虽然脸色煞白,但语气还很强硬,他恶狠狠的看着马三炮,咬牙切齿的说道:“狗日的,你以为抓了本官,你就能走出这宝应城。呸!做梦吧,你的上官也救不了你。想想吧,这宝应一半人口都姓赵,老子只要振臂一呼,廉政公署再大又怎么样,你们还敢激起民变?“

    “呵呵,果然是穷山恶水出刁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宝应最大的私盐贩子就是你们赵家人吧?白天的时候是人模狗样,晚上官服一脱,又成了打家劫舍的好汉。胆大包天,连朝廷命官都敢杀,上任县令顾大人就是你们谋害的吧,你的眼里真的没有王法了。”

    “是又怎么样?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顾县令要跟我作对,老子岂能容他!小贼,有胆子就杀了我,老子看你如何走出这宝应!”

    “不劳赵大人操心!嘿嘿,咱们就骑驴看戏本,走着瞧!”

    “马大哥,不好了,外面来了很多人,手里都拉着棍棒。”正在这时,那个盐贩罗亮又跑回来,惊慌失措的冲他喊道。

    “咦,你干嘛不跑?怎么又回来了?”马三炮有些惊奇,这罗亮还真讲义气。又问,“罗兄弟,外面有多少人?”

    “大概四五百,我的其他兄弟都跑了,小的不放心不下你,就跑回来跟您报信。快走吧!城里面还有人朝这边涌来。再不走,我们出不去了!”罗亮的声音有些发颤。

    “小子!不放开我你走不了。”赵巡检得意的说道,“那几个人也跑不了。小子!想活命,我们做笔交易吧,你放了我,我保证你安全的离开。今天的事一笔勾销。那三具尸体可以让你回去交差。另外,我还赠送一千银元,算是给你补偿。咋样?大家各退一步,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我想你的顶头上司也不想激起民变吧。”

    “嘿嘿,这主意听起来不错,我怎么知道你脱困以后,不杀人灭口。”马三炮笑道。

    “这个……”赵巡检眼珠一转,继续诱惑道:“你当这个官,也不过是想立功,本官亲自送你出城,还出具文书给你证明,这三名衙役私设卡收费,被你查获,遇到反抗被你击毙。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你好,我好。咋样?”

    “好办法!似乎可以考虑?”马三炮笑道,又叹了一口气说,”唉,可惜都堂大人是个榆木脑袋,只怕不肯善罢甘休。赵大人有所不知,这江浙宗族势力太大,盐法推广不顺,你们这些大宗族从中作梗,王都堂实在有些头痛啊!他想来想去只有杀鸡儆猴,端掉一两个大家族,才能刹住这股歪风。很不幸,这第一位就是你们赵氏宗族,呵呵,赵族长,咱们早就算到你会作乱了!难道没有准备?王都堂说了,赵家若敢反抗,灭族也在所不惜。谁让你们闯在枪口上了呢!”

    赵巡检脸色变得煞白,刚想开口。正在这时,一个衙役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带着哭腔喊道:“赵大人,是官军,官军进城了!都是火枪队,还有火炮。咱们完了!所有的城门都被官军封住了……”

    “啊!”赵巡检发出不似人声的凄厉喊叫,又颓然瘫倒在椅背上,喃喃自语,“完了,赵家完了!”眼睛一翻,又急又怕之下,竟然晕了过去。

    马三炮二话不说,一把拎起赵巡检,拖着他来到衙门口。马三炮一脚踏住赵巡检,冲着天上开了一枪对人群喊道:“听着,我乃盐警大队指挥使,你们被包围了。所有的作乱的人听了,立刻放下你们手中的武器,谁敢反抗,格杀勿论。王都堂有令:只诛首恶,协从不究!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现场发出一阵骚动,人们的脸上都是惊慌失措。这时候各街道口传来夸夸夸整齐的脚步声,四面街口都出现了全副武装的军队,他们排着整齐的列队,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蹭亮的刀尖发出闪闪的寒光,军阵一步一顿逼了过来,每前进一步队伍便吼道:“降不降?!”

    这样的威势,就像山一样压了过来,其实这些好勇斗狠的小老百姓承受得住的,很快就有人扔下武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嘴里面还在大喊:“别开枪,我投降,这不干我的事!”

    有了一个人带头,顿时起了连锁反应。开始只有一两个,紧接着响起一片,不一会儿,所有的人都脸色煞白的跪在地上,有人发出啜泣的声音。第二天,王守仁亲自坐镇宝应城,对该案举行了公审。赵氏宗族被连根拔起,宗族里有七百多人根据犯罪的不同程度被判刑,其中族长赵巡检被判斩立决,当场执行。赵氏全族共计有二百多人流放海外,挨板子的更是无数。这条消息像一阵风传遍了整个江南,引起了江南各地的震动。

    一夜之间,江浙境内收取厘金的私卡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没有过一般,没有人敢抗拒《盐法》实施,盐警大队再接再厉,乘胜追击,打击村匪路霸等黑恶势力,江南风气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大批的精盐源源不断的送到各地盐业公司,敞开了对外供应,优良的品质和低廉的价格,顿时让那些私盐没了市场,官盐的销量如同坐了火箭一样节节攀升,盐商这个名词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

    正德三年七月,经过博弈和协商,在齐王的苦口婆心的斡旋下,皇帝与内阁达成了巡视江南、祭祀皇陵的协议,为此,户部和内府都拔出了专门的经费,组织了专门的筹备领导班子。

    古往今来,皇帝出巡从来不是简单的事。尽管很麻烦,但朱厚照非常高兴。他终于得偿心愿,可以名正言顺的下江南了。继永乐皇帝之后,历君七代,100多年来,还是头一次有大明皇帝将正式出巡至江南金粉名城——南京。

    消息一经传出,正德皇帝自不必说,朝野上下人等连同茶肆酒楼间也都在纷纷议论,虽然今年开局不利灾害连连,但奇怪的是,从头到尾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流民事件,一切显得次序井然。

    各地的基础建设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以工代赈,受灾的民众不但没有因为受灾流离失所,忍受饥馑之苦,反而比过去吃的更好,连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从此,打工这个名词也在大明诞生了!往后的日子,农闲时去各个工地上打工,成为了大明农民的传统。

    《盐法》的推广,产生了惊人的效益。单单是地处渤海湾的长芦盐场,经过现代化改造后,上半年就生产出一百二十万吨食盐,这个产量就相当于正德元年大明全国食言产量的2.5倍,有力的保障了全国食盐的供应。

    因为蒸汽机等机械设备的投入,工业化的生产,盐的价格也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斤盐只需要两文钱。即使是最偏远的地区,价格每斤也没有超过五文钱,这是历史上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价格,正因为如此,私人的盐场的食盐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

    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汉沽、塘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预汁年产海盐三百多万吨。

    南方食盐主要由涯州(海南岛)的莺歌海盐场供应,这是朱厚炜新开发出的一个大型的晒盐场,因为是从零开始,这里设备和工艺更加先进,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

    莺歌海盐场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高,这样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莺歌海盐场的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二十五万吨,最高年产三十万吨。机械化程度达百分之六十。主要产品有粗盐、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

    正是因为这两个大型盐场的存在,缺盐这个困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问道,一下子迎刃而解。食盐也跌下了神坛,成为了一种很寻常的商品,朝廷获得的盐税也成倍增长。虽然食盐单价低了,销量却存爆发式增长。截止到今年7月,朝廷所征收的盐税就比往年一整年增加了三倍,仅仅上半年总收入就超过了三千万银元,相当于过去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这是过去朝臣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德皇帝一个举动,也博得了群臣的好评。朱厚照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齐王的建议,干什么呢?嘿嘿,那就是给员工加工资,不能够你老板吃肉,下面的人连口汤都喝不到,那员工还有什么干劲?

    大明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加薪涵盖了所有的大明官员,甚至包括吏目在内全部俸禄翻了一番,虽然达不到齐王封地官员的高工资,但总算是扭转了朱家皇帝都是吝啬鬼的形象,当第一次俸禄拿到手后,终于有文官对皇上歌功颂德,唱起了赞歌。似乎一夜之间消弭君臣之间多年来的紧张气氛,朝廷上下的气氛变得和谐起来,有人断言,太平盛世气象已经露出端倪了。

    按照礼部初议,正德皇帝的车驾陆路由山东南下,他将登泰山封禅,拜孔子庙,然后再到南京。但李东阳奏折呈上后,齐王朱厚炜却提出了异议,正德皇帝也没有依议批准。

    最终经过协商,巡视的路线改为先西巡五台山,径直南下,由风陵渡登舟东向,顺流顺便查看河工河务,最后从南京回程走运河视察漕运,参拜孔庙,去掉了登泰山封禅大礼。历代君王只要小有成就,无不要登泰山封禅,显示圣文神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朱厚照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说如今大明已经消弥了边境上游牧民族的威胁,修明政治,轻徭薄赋,但这毕竟不是他这两年多的成就,因此不敢居功。封禅大礼他还承受不起。

    正德皇帝如此谦逊,倒是让文武百官非常意外,那位重新被正德皇帝起复的焦芳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上本称颂,说了几车好话。朱厚照也不理会,至七月十八日便启动大驾浩浩荡荡出了北京,临走之前颁旨齐王朱厚炜监国,代替皇帝处理朝政。

    ……

    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今天上午,齐王进入皇城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昨天晚上,徐芊芊不知是不是吃坏了什么东西,又吐又泄,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凌晨,朱厚炜才稍微眯了一下,连坚持多年的锻炼今天都放弃了,随便洗漱了一下,吃了点东西就急急忙忙进了宫。

    夏日炎炎,白炽的阳光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淡紫色的光芒。节令已到仲夏,广袤的华北平原已是暑气蒸人,可是乾清宫里,依旧凉风习习,清爽宜人。

    比之一年前,乾清宫已是焕然一新,许多陈设都已更新,最显眼的,是西暖阁中那几处玻璃暖房,还有一排排鲸鱼皮制作的沙发显得格外的漂亮。进了御书房,朱厚炜马上看到一大摞需要批红的奏折已经整整齐齐摆在书案上。

    他叹了一口气,自从正德皇帝下江南后,他就置身于案犊之中,每日忙碌不停。坐到书案后面,他没有先去看奏折,习惯性的打开了工作日记,看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当看到李东阳的名字时,他的嘴角翘起了一个弧线。放下日记拿过一本奏折,仔细的阅读起来……

    这天晚上,谨身殿大学士府的书房内,李东阳正捧着一份新鲜出炉没多久的《大明晚报》正在认真的阅读,这是军机处下辖的宣传部发行的报纸,和过去的邸报不一样,这份报纸总共有八版。

    《大明晚报》涉及到政策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的丰富。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份报纸采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只要识字,上面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很受事情百姓的欢迎,如今京城里多了一个职业,那就是报童。

    如今每天早晨,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卖报的孩子们成了京城的一道风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井里还流行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卖报郎》,朗朗上口,据说作词作曲的就是那位不拘一格的齐王。

    李东阳正在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李荃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他来不及喘匀气,就结结巴巴的说道:“老……老爷,齐……齐王殿……殿下,来了!我……他……他……”

    没等他说完,外面传来齐王的朗声大笑:“呵呵,西涯公,在下不告而来,勿怪勿怪!”

    李东阳赶紧起身,还没等到他走到门口,就见朱厚炜满面春风,手里还提着一个礼盒,揖道:“今个天气好,本王特来给西涯公贺寿,祝西涯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

    李东阳赶紧还了朱厚炜一揖,神情激动说道:“齐王殿下大驾光临,不谷未曾远迎,恕罪恕罪!老朽的诞辰,劳殿下记挂,不谷惭愧惭愧!”

    朱厚炜把手中的礼盒奉上,笑眯眯说道:“哎,此言差矣。西涯公乃大明肱骨老臣,这样的好日子怎能无酒庆贺,本王今日特来祝寿,实为讨一杯酒喝。”

    李东阳倒也是个豁达的人,他双手接过礼物,冲着李荃道:“齐王要喝酒,老朽不敢不给。家中正好还有几瓶皇上御赐的好酒,今天,老夫就陪齐王好好喝上一次。李荃,还不去准备酒菜。”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齐王殿下,您老先候一候。”李荃高兴地去厨上安排,他跟齐王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位王爷平易近人非常的随和,所以他也不怎么拘谨。

    两人坐定,朱厚炜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说:“有佳文一篇,奉与西涯公贺寿。”

    李东阳谢道:“殿下最知我心思,好文当酒,好诗当酒。可是殿下近日新作?”

    “西涯公一读便知。”朱厚炜微笑着不置可否。

    李东阳捧过打开一看,这是一首七言诗,题目是《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诗!好气魄。”李东阳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再读两遍,涌出其中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得好,令人血脉贲张,当浮一大白。”

    “西涯公,可还入得先生的法眼。”朱厚炜笑盈盈说道。

    “入得、入得!如此佳作,如此大格局,再加上齐王这笔好字,世之少见好作品啊!此乃殿下新作吧,齐王好气魄!老朽愧领了。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礼物了,千金不换啊。哈哈哈……”李东阳笑的合不拢嘴,他小心翼翼用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收藏起来。

    “偶而所得,让西涯先生见笑了。”剽窃者朱厚炜已经是惯犯,他脸不红继续说道,“呵呵,西涯公称雄文坛三十年,名士出于先生门下不计其数,您是馆阁体文学的一面旗帜,能得先到生赞誉,今天上门贺寿,本王也算是不虚此行啊!”

    “殿下太谦虚了!”李东阳揖手一礼,正色道,“我所长在于文翰,而殿下之新学之文,铺典章,详道化,其体盖典则正大,明不不晦,达而不滞,而适于用。大明已显盛事之象,殿下新学居功至伟。”

    “哈哈!西涯公都夸得本王不好意思了。新学非本王之功,实乃阳明先生之首创,本王不过拾遗补漏,敲敲边鼓罢了,可不敢夺人之美,让人耻笑。”

    说到这,朱厚炜笑了笑,继续说道,“大明能有今日成就,西涯公功不可没,本王以为,只要是能促进社会进步,不管是哪种学说就应该发扬光大。有句俗话说的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涯先生乃馆阁之文方家,与新学之文,其实可以兼容并蓄,共同进步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为盛世之气象。”

    “殿下心胸坦荡,难怪世人仰慕。”李东阳真心实意的说道,“殿下今日上门,看样子是胸有成竹,已经有了新决策,殿下不妨直言相告,微臣洗耳恭听。”

    “呵呵,我知道瞒不住先生,实不相瞒,本王想改革科举,逐步废弃八股文。本王以为八股文过于僵化,跟不上形势了。当然,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本王也没打算一步到位。明年就是科举年,本王打算明年的科举稍作改变,恢复大宋时的制科考试,提高制科名额。为大明选拔专业人才。本王是亲王,由我提出不太合适。今日登门,就是想请先生上疏,首先提出来,不知西涯公意下如何?”

    “这……”李东阳有些犹豫。

    齐王这分明是暗度陈仓之计,他假借恢复制科名义,把新学中的物理化列入科举内容,通过朝廷的力量推广新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想而知,那些清流的反弹将何等猛烈。如果他李东阳提出来,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旧儒学门徒的死敌,他真的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吗?他真的愿意当一个孤臣?想到这里,他嗫嚅了半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朱厚炜看到他犹豫的样子,心中有些失望,李东阳虽然能干,但是缺乏魄力,做事情瞻前顾后,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他现在有些佩服朱厚照把焦芳召回,也许皇上说的对,某种时候贪官比清官更好用,科举改制,或许焦芳更合适,只要足够的甜头,贪官更加敢破釜沉舟。

    想到这里,朱厚炜摆摆手说道:“西涯公,若是为难,此事作罢。不过,科举改革势在必行,本王一定会推行下去。你不必马上回答我,本王知道下这决心很难,面对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你可以慢慢的考虑,不管怎样,这条道路再难,本王也会坚持走下去。”

    正好这时,李荃送来了酒菜,李东阳趁机请齐王入席,摆脱了尴尬,两个人喝了几杯酒,为了打破沉闷,朱厚炜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和李东阳聊起了书法和诗文,气氛渐渐的轻松起来,两个人有说有笑,聊的非常开心。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齐王的贴身太监李连英如火烧屁股一样率先闯了进来,他来不及行礼,就大声说道:“殿下,殿下,家里出事了!大喜呀!”

    “出了什么事?”朱厚炜一时反应不过来,愕然问道。

    “王妃有喜了!”李莲英激动的说道。

    “此话当真?”朱厚炜腾的站起来,手指李莲英,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东阳见状立刻追问:“你再说一遍。”

    “殿下,首辅,齐王妃有喜了!”

    “呵呵……齐王有后了,老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东阳满脸喜色,起身揖礼恭贺。

    “恭喜齐王殿下!”李荃和几个下人也喜气洋洋的祝贺。

    朱厚炜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神情有些呆滞,嘴中念念有词,一时间仿佛陷入了魔障。

    突然,他发出一声爆笑:“我有孩子了!哈哈哈哈……我有孩子了……”

    朱厚炜孩子般兴奋的样子,逗得李东阳等人哈哈大笑,朱厚炜匆匆告辞,迫不及待的赶回王府,一进门就大声呼喊:“芊芊!芊芊!这是真的么?我要做爹了……”

    (未完待续)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