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活在南宋 第三七一章拜师

作者:偷糖吃的黑蚂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4-29 15:12:3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重生之摄政王 京师惊梦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大离寒士 回到盛唐做武夫 让你当县令,你拥兵百万? 超品国婿 

    金府的管家兼门子兼杂役听见门响,冲正在弯腰择菜的厨娘叹口气,丢掉手里的扫把,慢悠悠的打开院门,见是一位才十几岁的小娃,便疑惑的问道:“小娃娃,你要找谁?”

    “小子姓赵名大狗,小名狗儿,是特意来向金老夫子求学的,这是苏通判写的荐信,麻烦老伯转交一下!”

    “求学?”

    金木根瞅一眼狗儿,尤其是手中提着的一串黄纸包裹的礼品,眼珠子一转满脸大笑道:“不用不用!哦不,是好好好,那啥,快快请进!”

    说着话,人便打开了两扇木门,殷勤的招呼狗儿进来,又转身对着择菜的厨娘大声的喊道:“老婆子快去屋里喊大郎出来,有人来送钱,奥不,是送礼,嗯,求学来了!”

    狗儿看着面前异常兴奋的门子,心里就有些异样的感觉,但见他招呼的热情,只好点点头,慢慢的走进了院里。

    “你个瞎老婆子,没看到来客人了么,还在哪儿择什么菜,快去喊大郎来,再砌壶茶水端过来!”

    把狗儿引进屋里的金木根一扭头见厨娘还蹲在院里弄那野菜叶子,翻个白眼,嘴里就冲着她一阵口吐芬芳。

    厨娘蹲在地上还不怎么显,可一站起来就看出其不同了,宋代平均男子的身高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尺数,一般在一米六到一米六五左右,一米七以上便是少有的大高个子了,若是能长到一米八一般会被称呼为“力士”,而女子的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至一米五五之间,一米六的都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在同时期,东面倭国的倭人男子平均只有一米四至一米五,女子平均一米三左右,所以他们被笑称为矮人,为了改良种族基因只好各种引渡。

    却说这个择菜的厨娘,四十岁的年纪身子居然和引狗儿进来的金木根一般高。

    只见她擦擦双手,瞅一眼狗儿,再扭头瞪一眼正在喋喋不休的金木根,伸手一点道:“闭嘴!”

    一嗓子喊出,吓得金木根立刻闭上了嘴巴,狗儿见他嘴唇哆嗦了一下,吐出一句:“粗鲁婆子”,就撇去她不管,继续招呼狗儿。

    狗儿坐在客座上,抬头瞅这大厅,除了正中墙上挂着一副孔夫子的画像,四周只有一些简单的木制家具,好一副俭朴的环境,闭眼一想,治学文的大师,那个不是艰苦朴素的模样,若是整天在奢华的氛围中生活,也就没法再静下心来研读诗文。

    正所谓“文以载道,朴素自然”,这个金夫子必然是才华横溢之辈,和自己爹爹比,应该不差。

    狗儿越发觉得自己若是能拜进他门下,想必考个进士应该不难吧,所以神情一恭,端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不敢有丝毫不敬之意,从而惹金夫子厌恶。

    一柱香之后,前去后宅请人的高个子女使,咚咚咚的踏着步伐走过来,对着正给狗儿倒茶水的金木根道:“大郎说他今日有事儿不便接客,来人梀脩留下,人且离去!”

    狗儿一愣,这啥意思?梀脩留下,是同意收自己这个学生啦?但是再有事,出来见自己一面也算一回事儿啊?这不清不白的一句话是要做啥?难道说……

    狗儿一拍脑袋,心里暗道:“原来这夫子是要考验自己啊!想想‘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的典故,嘿嘿嘿。”

    狗儿连忙起身拱手道:“既然夫子有事儿,那小子明日再来拜过!”

    话说完,就对着孔圣人的画像鞠三躬才转身过去,稳稳当当的走出门外。

    送狗儿出去的刘老根看狗儿礼数周到,很是一通夸赞,还告诉狗儿不用担心,他会帮忙替狗儿说话,秒懂的狗儿赶紧从钱袋里掏出一把铜钱递给他,道声“辛苦辛苦”,才踏出了院门。

    早在门外等候的庞大郎见狗儿一小会儿就出来了,走过去疑惑的问道:“小狗儿,咋这么快就出来了?拜完师啦?”

    狗儿微微一笑,对着他神神秘秘的说道:“你听说过三顾茅庐吗?”

    刘备请军师出山的典故,走街串巷的说书人早宣扬的三岁小儿都晓得了,庞大郎自然也知道。

    “狗儿,你是说这学究要考验你?”

    狗儿点点头道:“是啊!留下了我的梀脩,却不见我的面,这种不正常的事情,自然是在考验我这个学生到底有没有礼数,值不值得他收进门下了!”

    庞大郎听狗儿这么说,满脸敬佩道:“夫子果然是夫子啊,不像那些只看钱的老学究,对了,你明日还要来吗?”

    “那自然!”狗儿返身上马,咧嘴笑道:“这才请了一次,还有两关哩!”

    庞大郎也骑上马对狗儿建言献计道:“那明日再来时多备些礼物,让他挑不出毛病来!”

    “是极是极!务必不让他挑出毛病来!”

    同样说这句话的孙主薄拿着自己写的文书递给李县令查看。

    鸿门宴鸿门宴,最少也得让人家吃一口菜吧,但是肚里憋着火气的李县令,更本没给这帮人机会,那些前来商谈的乱民代表,刚进了衙门就被众衙役用渔网抓了起来。

    结果还不等李县令洋洋得意,外面的乱民就开始冲衙,几十个衙差哪里能挡的住群情激愤的乱民,只会灰头土脸的撤回了衙门里,也亏了带队的差役是个老手,把大门给及时关住了,这才把人给挡在了外头,不至于让乱民搅和了县衙。

    官差们跑回了窝,乱民们也没了法子,大家伙只是来抱不平的,可真没打算造反,再加上官府的余威,所以众人乱糟糟的骂了一通,又把新做的大门用石头砸出个大坑,见天色已晚,便散了伙回家再商量对策去了。

    当乱民冲击衙门时,可把坐在大堂上的李县令给吓出了一声冷汗,后来见堵门的乱民渐渐散去,这才回复了胆气。

    祐川县发生了百姓冲击官府的事情,乃是大事件,搞不好就能变成泼天般的大罪,这一下县里的三巨头再不敢掉以轻心了,耍小性的刘县尉也重新回了大堂。

    这件事虽说不至于丢了脑袋,但是事后儿三个人的乌纱帽估计的丢了,为了官帽着想,三人嘀嘀咕咕一顿商量,决定用春秋笔法把事情儿经过精心修改了一遍。

    首先乱民冲撞官府,被写成“官差抓痞子无赖汉,引起大量百姓围观!”

    接着写案情,这一点,三个人没有隐瞒,毕竟这件事儿是为了办好上面派下来的公务事儿才引起了的。

    “安置唐家村村民迁移至原刘家村位置,其余诸事皆顺,唯五百亩水田地问题无法安置,原地公田只有五百亩旱田,为不失唐家村村民对官府不满,下官只好就近在张村和李村征调了五百亩置换田,再给每户补钱二十贯,就当下官筹措银钱之时,两村村民突然出手,打伤衙役官差数人,为维护官府体面现已把闹事儿百姓拘在牢内,请上官早早差人前来处理,以下是闹事百姓认罪供词。”

    一口气念完公文的司理参军,扭头对蹲在地上磨匕首的一个黑大汉道:“崔三哥,这好好的祐川县突然出了乱子,咱们是不是得派人去看看?”

    黑大汉只顾磨匕首没功夫回话他,这参军便转身对另外一个正喝茶水的汉子道:“鲁参军怎么看?”

    鲁参军嗯一声,扭头瞅一眼仍旧在磨匕首的汉子,才回他道:“雷老弟!这件事儿两位上官可否知晓?”

    雷参军咳嗽一声道:“还没!下面的兄弟们直接给了我,这不,刚打开,才晓得这会儿事儿。”

    “没报上去,你个龟孙子先多个什么嘴,难道害怕脚上的小鞋穿得不够多?”

    蹲地上的黑汉子,握着磨好的匕首一边回屋一边冲着说话的人骂道。

    虽说品阶相同,但是人家是录事参军,且资历老到,挨他两句骂也不算啥,雷参军就赔笑的倒了一盏茶水递给他道:“我只是想问问两位哥哥,这封文书接下来咋办?”

    “能咋办!”黑大汉接过茶水喝一口道:“先递给王签判和贺书记还有那几个判官再说,什么事情,咱们只管跑腿,做主的还是那两位,莫要乱了规矩。”

    旁边的鲁参军也点头说是,问话的雷参军便招手唤过门口伺候的差役道:“去,把公文递给王签判和贺书记,归档完毕交给知州和通判。”

    衙役道声诺,便拱手接过他递来的文书,转身向签书厅走去。

    在宋一朝,州(府)衙门的主官是知州(知府),副职为通判。

    他们下边再设四位属官即诸曹官,有:录事参军、司户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

    这四大参军的职责,分别是总管本州司法刑狱的录事参军,也叫“刑狱总管”,明间俗称大宋提刑官的便是。

    司户参军是主管户籍、赋税和仓库的差事,司理参军类似于检察官,司法参军主管刑事侦查。

    在明清时期盛行的“师爷”一般是官员私人聘请,而宋朝这些幕僚全是正式官员,像签书判官厅公事、节度判官、观察判官、节度推官、观察推官(观察支使)、节度掌书记等幕职官。

    在这之外,还有管兵的兵马都监,管官学的教授,以及随事而设的监当官,狗儿的官名,严格意义上算便是属于这个“监当官”。

    看着这些官很多,但是放到一州十几万百姓,任他们长上八条胳膊也干不完公事,所以在明面上,事情是这帮官在干,实际上还是由下属吏员去干。

    这些官吏干的所有事儿加在一起便是知州要干的事儿。

    涉及到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监察等诸方要事。

    而通判就是把知州干过的事儿再干一遍,其次,再替皇帝明目张胆的限制和监视知州。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