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铁血良医 正文卷 风潮

作者:辫88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5-08 05:32:4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铸山河 争宋 黄天战帝 大清皇后.清芷传 不一样的始皇 败家小县令 三国:开局擒杀张飞 家父秦始皇 

    朱高炽身体痴肥,行动不便,不为明成祖朱棣所喜,欲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铁无心想尽办法加以阻止,可以说朱高炽能当上皇帝,一半功劳归于自己的儿子朱瞻基,另一半要归功于铁无心。

    而铁无心仍旧没有居功自傲,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守护着大明王朝。

    没有几个人知道,张太后其实是铁无心养大的,最起码如果王永福知道的话,那他也不敢暗中做那些动作。

    张太后站起身,给铁无心倒了一杯茶,柔声说道:“老叔,刚才纸条上说了什么?是不是和那个孩子有关?“

    铁无心呷了一口茶,点了点头:“想必你也听说了吴良镛弹劾天衣的事?“

    张太后回忆了一下:“好像听人说过,那孩子打了一个读书人。”

    “准确的来说,是打了吴良镛的儿子吴天,本来应该是吴良镛想给儿子出口气,没想到闹得沸沸扬扬。“

    张太后听罢沉吟了一下,她的思维很敏锐,在这方面要得力于铁无心从小的教导。

    “沸沸扬扬?恐怕是别有用心吧?有的人坐不住了,想借机搞点事。“

    铁无心无声的笑了,轻轻的鼓掌:“不错不错,有人要弹劾卫境,说卫境养寇自重,阴谋造反。“

    张太后皱了皱眉头:“卫境镇守边关十年,一向尽忠职守,这样的弹劾,内阁不会接受,杨士奇,杨荣不是糊涂人。“

    铁无心叹了口气:“抓紧一切机会,利用三人成虎,即使朝廷不怀疑卫境,恐怕卫境也要按规矩停职待参。”

    “老叔,一个伯爵,镇守山海关的大将于朝廷大业有什么关碍?”

    “恐怕是有人想…“铁无心说不下去了,因为这个猜想太过于匪夷所思。

    张太后也想到了,惊呼一声,掩住了嘴,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惊骇…

    事态继续发展着,愈演愈烈,这让天衣也开始正视了起来,后天就要去大理寺应对质询,一个不小心,恐怕不能全身而退。

    无论是幕前幕后的人,都抱着一种心态,能因此收拾卫境和卫天衣最好,如果不能那也没什么损失。

    事情的确如此,可是一封奏折,弹劾的是卫境勾结鞑虏,养寇自重,阴谋造反,这个折子送到通政司以后,这股风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武之争了,所有的人都精神抖擞,把目光盯在了皇帝身上。

    可惜,所有人忽略了两个人的反应,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卫天衣。

    当然,皇帝的想法最重要,而卫天衣,则被所有人无视了。

    谨身殿里,皇帝拿着这份奏折,看了良久,抬起头来看着坐在两侧内阁的三大辅臣。

    宣宗皇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国泰民安,离不开这三大辅臣,首辅杨士奇,次辅杨荣,阁老杨溥,人称三杨,这三人对政务民生各有各的长处,杨荣擅长吏治,杨溥善理财,而首辅杨士奇揽总,格局大,各项事务处理得四平八稳。

    杨士奇三人早看过了这份奏折,杨荣站起来,躬身施礼:“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可不察,所谓空穴来风,不可无因,新建伯久驻山海关,无尺寸之功,查查总是好的。“

    杨溥虽然是个文人,但是永乐皇帝征交趾之时他也曾随军,军旅之事还略知一二,忙站起来开口说道:“陛下,新建伯镇守边关以来,虽然没有大的功劳,但边关十年来也固若金汤,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岂可因为一纸莫须有的奏折而怀疑一个守边将帅?“

    皇帝右手按了按:“两位爱卿请坐,稍安勿躁,文贞,你的意见如何?“

    杨士奇早在皇帝开口之时便站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下说道:“陛下,吴良镛挟私泄愤,已是事实,卫天衣也属少年气盛,这么丁点大的事,闹得满城风雨,呵呵莫不是国家已经无事了吗?两个纨绔子弟一点小纷争,竟然敢扯到阴谋造反上去,居心何在?”

    杨士奇已经七十一岁,历经五朝,却老而弥坚,说话仍然是一针见血。

    皇帝拍了一下手,笑道:“就是这个道理!文贞见事果然明白,无端端一点小事上纲上线,诱使朝廷怀疑边关将领,其心可诛。”

    杨荣忙道:“陛下,御史风闻奏事,乃是祖制,不能因言获罪,何况,谁又能保证卫伯爵没有异心?“

    皇帝咳嗽了一声,摆摆手:“也罢,后日大理寺把此事审理完毕,再决定需不需要派锦衣卫去查一下。“

    杨士奇等人知道,皇帝又和起了稀泥,此事看来又要不了了之。

    天衣也没有闲着,他不是任人摆布的性格,命运要握在自己手里,他把老猴子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老猴子点点头,带着李大宝去办事了。

    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并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负责纠察,而大理寺驳正,凡未经大理寺评允的案子,诸司不得执行,这就像后世的最高法院和检察院及公安部门,大理寺专门审理大案要案,头一次接了审理这种打嘴巴子的案子,如果要不是朝廷指明了要大理寺审理,那么大理寺正卿段世明才不会接这种纨绔子弟狗屁倒灶的案子。

    大理寺设正卿一人,少卿两人,左右寺丞两人,这段世明为永乐朝进士出身,由翰林院起家,二十年才升到了大理寺正卿之位。

    他为人极为迂腐,刚愎自用,常以翰林清流出身自傲,尤其是对厂卫更没有了好感。

    原定于巳时升堂问案,可一大早段世明已经坐在了大理寺二堂之中,陪在两侧的是左右少卿,左少卿云南贵,右少卿尹茂卿,三人正襟危坐,气派十足。

    段世明喝了一口茶,悠悠的说道:“两位大人,今日审理的案子,虽然不大,但是二者身份不同,相信两位大人应该知道,都察院也会派人来听审,你们谁来主审呐?”

    三个都是久历官场之人,沾上尾巴比猴还精,这种案子很明显是个得罪人的活,无论怎么处理,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段世明官大一级压死人,可以把案子推诿给两个少卿,云南贵和尹茂卿可不能推给寺丞,因为寺丞的职责只能协助,没有权利主审。

    二堂陷入了沉默之中,三个人不再开口,都在捧着茶碗僵持,说实话,三个人没有认为这个案子有多复杂,只是没有摸清皇帝的意思,至于那满天的奏折,他们还不是多在意,这年头当官,谁要是不收个几百封的弹劾,都不好意思和同僚打招呼。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